先選「你想達成什麼」
你的目標 | 建議方向 |
---|---|
快速升溫 | 中~高瓦密;外緣做補償;加保溫套件,減少熱散失。 |
長時間恆溫、穩定度高 | 中低瓦密;感測器貼近負載;分區微調,降低溫度波動。 |
省電/續航優先 | 低瓦密+良好保溫;降低外露面積與風流;控制器設定較緩升。 |
電力受限(電壓/電流不夠) | 拉長到溫時間、增加保溫、減少加熱覆蓋面積或分批加熱。 |
面內均溫性 | 分區設計;邊緣稍加;孔位/外緣降密;放 2 個以上感測點。 |
公式:瓦密(W/cm²)≈ 總瓦數 ÷ 有效加熱面積(cm²)
三步驟拿到初步配置
- 量加熱面積:扣除孔位,得到有效加熱面積
- 選瓦密檔位:依上表選「低/中/高」作為起點
- 算總瓦數:總瓦數 ≈ 瓦密 × 面積
常見瓦密區間
應用 | 瓦密起步區間(W/cm²) | 提醒 |
---|---|---|
USB 加熱器 | 0.1–0.3 | 受電壓限制,優先安全與省電。 |
面板除濕/防霧 | 0.3–0.8 | 穩定溫控,避免局部過熱。 |
金屬載台加熱 | 1.0–2.5 | 需要良好導熱與貼合。 |
桶槽外部包覆 | 0.5–1.5 | 建議搭配鋁板與保溫帶。 |
這些只是「起步值」。之後會依材質、風速、包覆、到溫時間等因素微調。
小案例
案例 A:30×30 cm 載台,5 分鐘升至 80°C
條件:室溫、自然對流;可用加熱面積約 784 cm²。
起步建議:選 中高瓦密 0.5–0.7 W/cm² → 總瓦數約 390–550 W。邊緣略加密、中心略降密;加一層保溫套,並放 2 個感測點(中心/邊緣)。
案例 B:100 cm² 薄型載體,恆溫 45°C、以省電為主
條件:室溫、自然對流;面積 100 cm²。
起步建議:選 低瓦密 0.02–0.05 W/cm² → 總瓦數約 2–5 W。優先保溫與貼合;控制器設定較緩升,避免過衝。
把這些資訊給我們,算得更準
- 目標溫度時間;是否需要長時間恆溫
- 受熱物材質、尺寸、厚度/重量;可用加熱面積
- 環境條件:室溫、是否可加保溫
- 供電限制:電壓/最大電流或功率上限
- 均溫要求:面內容許 ±°C,孔位/外緣是否敏感